護欄網的表面處理工藝中,包膠和浸塑是兩種常見的防腐與美化技術,其原理、工藝流程及應用場景存在顯著差異。以下是兩者的詳細對比分析:

一、包膠工藝
定義與原理
包膠(又稱覆膠或貼膠)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,將橡膠、聚氨酯等彈性材料貼合在金屬護欄網表面,形成保護層。其核心目的是增強耐磨性、防滑性及抗沖擊性,同時提升觸感舒適度。

工藝流程
基材處理:清潔護欄網表面,去除油污、銹跡及雜質,確保粘接面干燥平整。
涂膠與貼合:
使用專用膠水(如冷硫化膠水)均勻涂刷金屬表面,分多次涂覆以確保粘接強度。
將預裁切的橡膠板或塑料膜貼合于基材,通過壓輪或橡膠錘從中心向邊緣施壓,排除氣泡并確保緊密貼合。
固化與修整:自然固化或通過加熱加速固化,隨后修整邊緣并打磨表面,提升美觀度。
特點與適用場景
優點:
可定制膠層厚度(通常0.2-3mm),適應不同機械強度需求。
耐腐蝕、抗老化,適合高濕度或化學腐蝕環境。
應用:常見于需要高耐磨的場景(如輸送帶滾筒包膠)或特殊防護需求(如紗窗鋼網包膠)。
二、浸塑工藝
定義與原理
浸塑是通過流化床技術,將預熱后的金屬護欄網浸入懸浮的塑料粉末中,利用高溫使粉末熔融并均勻附著,形成一層致密的高分子涂層。該工藝以聚乙烯(PE)或聚氯乙烯(PVC)粉末為主,主要用于防腐與裝飾。
工藝流程
前處理:對金屬基材進行除油、除銹及磷化處理,增強涂層附著力。
預熱與浸漬:
將工件加熱至粉末熔點以上(通常200-300℃),使其表面活化。
浸入流化床中,粉末因靜電吸附均勻覆蓋工件,形成0.5-1.0mm的涂層。
塑化與冷卻:高溫烘烤使粉末流平成膜,隨后自然冷卻或水冷固化。
特點與適用場景
優點:
涂層厚實、耐候性強,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。
色彩選擇多樣(如綠色、黑色),兼具防護與美觀功能。
應用:
廣泛用于戶外護欄網(如公路、鐵路隔離柵)、球場圍網等需長期暴露在惡劣環境中的場景。
三.選擇建議
1.包膠:優先考慮需要彈性、減震或頻繁接觸磨損的場景(如工業設備防護)。
2.浸塑:適用于戶外長期防腐需求,且對成本敏感的大批量護欄網生產。
兩種工藝各有側重,實際選擇需結合具體使用環境、預算及性能要求。例如,高速公路護欄多采用浸塑以兼顧防腐與美觀,而輸送帶滾筒則需包膠提升耐磨性。
